你离抑郁症有多远?
时间:2015-11-16 09:45:08 来源:润心心理咨询中心接受昆明广播电台采访——关于抑郁症话题报道 点击:8084次
【编者按】现代社会面临着一场全球性的心灵感冒。也许你并未留意,身边的人正在遭受抑郁的折磨。 中国,已成为抑郁症重灾区。细数近年来,从演艺明星、政府官员到媒体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名单越拉越长,而且呈低龄化趋势。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已达3000万人,保守估计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而自杀。时至今日,抑郁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 第四大疾患 ,成为日益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 你离抑郁症有多远? 文/晗翌 承认抑郁,这不是耻辱 吴云(化名)是某省级医院的外科医生,最近他开始担心自己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了。和女友分手后,他很容易产生幻觉,一看到女友和男性在一起,就觉得他们之间有不正常关系,“这让我很煎熬。”吴云说。 事实上,吴云和前女友是大学同学,后来又成为同事,算是知根知底。但是父母离异的吴云始终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她有一天和网友出去没回来,我就有阴影了,觉得她背叛了我。后来我们矛盾多了,也就分手了。”?和其他的抑郁症患者不同,医科出身的吴云在大学期间也修过“医学心理学”,他很清楚自己患上抑郁症了。为了缓解自己的症状,他会私下咨询同学,“他们有些在精神科工作”。 然而即使这样,真的让吴云去精神科挂号看病,他还是怎么都接受不了。吴云坦言:“我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抑郁症,这对工作也不好。” 吴云的想法显然不是个例,在记者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表示,希望能够隐瞒其身份,不希望被外界知晓自己患病,另一方面,他们也极度希望,更多人能够认识抑郁症,消除外界对自己的误解。然而,作为医生的吴云都不能正视自己的抑郁症,不难看出,抑郁症想要真正得到社会正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海南大学润心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冯治中说:“由于传统思想作祟,‘神经病’、‘精神病’等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因此抑郁及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问题不是被夸大,就是遭到忽略或者误解。” 光鲜亮丽,她本该幸福 如果不说可能你怎么也想不到,身材高挑、五官清秀,工作如意,家庭美满的王微(化名)竟然多次想要自杀——这让王微的丈夫很不能理解:“开始只是觉得她闹脾气,没想到她居然真的要自杀,我怎么也想不通,咱们家庭条件挺好,孩子也听话,别人都十分羡慕,她为什么有好好的日子不去过?” 王微的丈夫介绍,“她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有的时候,我买的菜不合她的胃口,她都会掀桌子,摔盘子。”然而,和在家里的状况不同,在工作时,王微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让很多人不自觉地喜欢她。事实上,在第二次自杀未遂后,王微就主动提出要看精神科医生。不出所料,检查结果真的是抑郁症。“当时医生有给她开药,差不多吃了一个月,情况有好转。但是中断后没过多久她的情绪又开始失控。”王微的丈夫坦言,“她当时说不吃药了,我们也都同意,毕竟药也不是好东西,怕产生依赖作用。” 王微出现的状况是令很多精神科医生最头疼的,宁波市康宁医院精神科临床医生张媛媛说:“很多人都有这个误区,觉得抑郁症是‘情绪病’;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众多抑郁症患者的生理指标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定需要药物才能把它控制下去。”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颜文伟教授也曾撰文称:“抑郁症如果不治疗,30%能够挨过一次发作,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再次发病;30%拖成慢性,拖延终身;30%自杀身亡。” 如今,王微已经住院治疗,而同院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走进他们,你会意外地问一句,“他们条件比我们好这么多,为什么还要抑郁?” 事实上,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微笑抑郁症”的心理病。它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于学历和地位较高的都市白领,比如高级管理人员或者行政人员等。 昆明瀛瑞芷兰心理机构心理专家温海指出,“在现代职场中,有很多人虽然总是面带微笑,内心深处却时常感到压抑和忧愁。当‘微笑’不是人的真情流露时,这种职业化的微笑就变成了一种负担。时间久了,人的内心就会囤积更多的抑郁情绪。” 谁让花季少女的心灵蒙尘? 小林(化名)今年16岁,可就在她考上高中后不久,却住进了精神康复中心。为此,母亲很自责:“她是我绑着送进去的,我也很舍不得,但是看到她挣扎的样子,实在没办法。” 住院后,小林被诊断出是双向情感障碍——这是一种比单向抑郁症更难治疗,患者更加痛苦的疾病。单向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是丧失快乐、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悲伤、漠然,最终引起认知失调、行动萎缩和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双向障碍患者则要经历躁狂和抑郁的双重折磨。躁狂发作时,精力充沛、热情高涨,为自己的想法亢奋不已,言谈和思考的速度异常地快,有自我膨胀感和自负感。但躁狂结束后,患者又会转入抑郁状态,就像从山峰跌入深坑。 小林走到今天这一步,确实和母亲的教育有一定关系。中考前,小林的母亲效仿孟母三迁,为了让小林更好地复习备考,把房子租到了学校附近,当然最吸引她的是,楼上住着的一个女孩小雅是中考状元。“我想让她来辅导女儿读书。”母亲求爷爷拜奶奶终于把小雅请来了家里,而这却让小林非常不开心。一次上课,小雅看到小林做错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便用责备的口吻说:“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怎么能行呢?”这让小林脸上挂不住了,她气冲冲地跑出家门,丢下一句:“你不就是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小林这一闹,让小雅彻底失去了继续辅导的耐心,于是和其母亲说明缘由后,便不再指导小林学习了。 好不容易请来的“模范老师”就这样没了,小林的母亲气不打一出来。盛怒之下,打了女儿一巴掌,责怪她不懂事,辜负了自己的良苦用心。然而,这一巴掌却加重了母女之间的隔阂。 类似的事情在小林和母亲身上发生了很多次,尤其是考上高中后,母亲对小林的期待更多了,总是说“你看看人家,你要……”慢慢地,小林彻底崩溃了,“她有时候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有时候又很兴奋,晚上睡不着,还有的时候,想不通了,甚至会自杀,看着她这样,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帮她,只能把她送到精神康复中心了。”小林的母亲哭泣着说。 一个花季少女就此患上抑郁症,不禁让人唏嘘。也许小林的病因可以用“心灵施暴”来解释,这是近几年美国一位小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新词。比起“体罚”,人们可能会对“心灵施暴”感到陌生,不过在生活中类似这种现象却屡见不鲜。“比如说,在外面,小林被优秀的同龄人‘打倒’,在家中,又被父母的权威感‘逼退’。连家长都不让一步,现实中的她还能‘战胜’谁呢?痛苦中的她唯有‘攻击’自己,自己把自己打垮,所以她自闭了,抑郁了。”心理专家温海说。 抑郁了?不怕不怕! 今年5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上有数据公布,我国抑郁症患者已达3000万人,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而自杀。那么,抑郁症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又是否可以远离“抑郁”的忧伤?对此,记者走访了大量业界专业人士,听听他们怎么说。 记者: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我很抑郁”,那么是不是感到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是患上“抑郁症”了呢?“抑郁”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樊东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神经科主任):“抑郁”本是正常情绪中的一种,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亲人离去等,都会有抑郁甚至悲伤的情绪反应,这无疑并不需要看医生。如果抑郁的情绪持续存在,譬如持续数月仍不能自拔,就要警惕“抑郁状态”的可能了,可以去医院寻求医生,确定是否达到“抑郁症”诊断标准以及是否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记者:近期,有不少媒体人、官员以及演员被曝出因为抑郁而自杀。同时,根据媒体统计的数据,也显示如今患有抑郁症的人数与日俱增,当下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又有哪些呢? 樊东升:抑郁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从小学生直到退休老人等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通常情况下,学习、工作、生活压力过大以及慢性疾病等诱因,可能会促使抑郁症的发作,比如现在大城市过快的生活节奏、过高的生活成本及负担等,所以抑郁症又被称作“现代社会病”。当然,抑郁症本身也有其生物学基础,比如脑内一些神经递质的紊乱和失调,是疾病发生的物质基础。 温海(昆明瀛瑞芷兰心理机构心理专家):其实如果你有心,会发现成功人士患抑郁症的比例很高。成功的人往往追求完美,害怕一旦有事情做得不够好会损害自己的形象,长期处于这样的担心中就可能抑郁。而那些为糊口而奔波的人,他们有清晰的目标和追求,同时他们的目标一般比较现实,容易达成并因此欣喜。所以,他们反倒不容易抑郁。 冯治中(海南大学润心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也往往高于其他年龄段,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最脆弱,如果学校和家庭不能很好地为孩子创造和谐成长的环境,那么孩子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摧残,由一件件不愉快的小事情日积月累,得不到释放,从而导致渐渐“心理抑郁”成疾。 记者:为什么现在有些患者依旧不敢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是什么原因让抑郁症患者不敢面对自己的病情? 郝万胜(昆明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第一,公众对“抑郁症”认识的匮乏是导致社会对病人产生误解和歧视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我国对抑郁症患者的制度性保障不足也是导致病人受歧视的一个方面。一旦患上抑郁症,即便患者本人不“讳疾忌医”,周围环境的不友善、职场歧视等,都会加重病人的病情,使他们的权益受损。同时,因为抑郁症并没有被列入职业病范畴,患病后用人单位表面上“关心”,实际上拒绝患者回到工作集体中,这种劳动保障条款的缺失让抑郁症患者找工作难、请假看病难,都是现实中常见的情形。 孙文杰(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虽然我国《劳动法》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依旧存在许多缺漏,因此遭受强迫工作、强迫加班等而抑郁的例子不少。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相关的法律规定要与时俱进,要结合当前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制定一个更加适用的规定,给予劳动者一个更实际的保障;第二,从执法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劳动局还是劳动监察部门,应结合实际需要灵活应用法律,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记者:抑郁症可以预防吗?如果不幸患上“抑郁症”又应该如何治疗? 樊东升: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关键是如果发现“抑郁症”的可能性,一定要及时就医。抑郁症是一个可控可调的疾病,有许多专门的药物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除精神专科医院外,一般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有经验的医生,也都能够很好地诊治此病。 在这里,我想呼吁全社会,关爱抑郁症患者,同时关注你身边潜在的抑郁症患者。 三大症状自测抑郁症 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综合起来存在三大典型症状: 1.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2.思维迟缓——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重重,难道是脑子变笨了? 3.运动抑制——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也减少。严重者,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同时具备三大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因此,但凡发现其中的一或两点症状明显,就亟需警惕。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10-2030 ruix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润心心理咨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万云网络